通知
更多+
崇德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朱燕婷 无锡梅村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3-10-2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是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做:
  1.耐心倾听幼儿,放下“身段”
  有的家长总喜欢在幼儿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幼儿,这常常让幼儿难以接受。希望家长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幼儿,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幼儿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2.修正对幼儿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幼儿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幼儿痛苦,就连大人也会很痛苦。幼儿也是人,当然有他想做的事,因此,同幼儿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3.丰富幼儿的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幼儿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4.教育幼儿学会接纳自己,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