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情绪。
具体表现为:
1、哭闹:哭的声音很大,且伴有踢腿蹬地、胡乱挥动手臂等强烈的肢体动作或者扯住家长或教师的衣服、大腿等不放,发生地点及时间不定。
2、哭泣:哭的声音很轻或几乎听不到,发生地点时间不定。
3、默坐:把椅子搬到人不多的地方坐着或者坐着时面向无人或人少的方向,不参与活动,不关注他人活动,也不发出声音,眼睛望向某一方向(主要是门口及窗口的方向)。又或多次重复同一个句子且出现的时间、情境不定。
4、依恋老师:特别依恋某位老师,要牵老师的手、衣角、裤子等,老师走到哪里跟哪里,要求坐在老师旁边,要老师喂饭或陪着午睡等。
5、依恋自带物:主要是对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物品(玩具、书包等)特别依恋,长时间地将这些物品背在身上、抱在怀里、抓在手里或紧贴自己放着。
6、不正常进餐、午睡:就餐时间不吃东西也不让人喂或吃的极少,有些伴有哭声。睡觉时间不肯睡觉,躺在床上哭(包括大声哭和哭泣)或一直坐在床上不肯躺下。
7、独自游戏:极少出现哭、闹等行为,正常进餐及午休,偶尔参与教师组织活动,大部分时间独自一人在一个角落玩耍,对外界环境很少关注。
支招:
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让宝宝自己去发现有那么多小孩在游戏,跑呀,跳呀,产生加入这个集体的愿望。
能力培养:鼓励孩子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睡觉、吃饭、穿鞋、如厕等。
坚持上学:面对一个新的集体和陌生的老师,孩子必然会哭闹、紧张,一定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送两天歇三天,不利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家园沟通:利用周五面对面、电话、上网等多种形式与幼儿园老师交流,及时得到孩子的信息。